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 规划计划
“十二五“工作总结暨“十三五”工作规划
“十二五”期间,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力以赴“调结构、转方式、建平台、打基础”,推动了工业经济稳步发展,为富民强市、助推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总结
(一)取得的荣誉
2011年度我市获得了“衡阳市‘百日攻坚’调煤保电先进集体”、“湖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称号。
从201至2014年连续四年被评为衡阳市春运工作先进单位,其中,2012年度我市春运工作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评为“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二)主要所做的工作及成效
一是抓好运行监测,确保稳步增长。我局建立健全工业经济运行监测管理体制,按照每年初制定的目标要求,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和规模工业企业;对全市重点规模工业企业定期进行调度,重点研究分析当前工业经济运行特点和态势,协调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将工业经济运行指标和主要建议上报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2011年至2015年5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预计平均增速为8.5%。
二是抓园区建设,促进集聚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市以构建“一区三园”(即市经济开发区、蔡伦科技工业园、哲桥精美制造园、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格局为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园区承载力。市经济开发区于2011年完成了调区扩区工作,由原来的886公顷调整增加至1038.53公顷;逐步完善了“一区三园”水、电、路、讯配套工程;新建3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成了84套共3600平米员工宿舍和相关生活服务设施;启动了二期255套公租房的建设;完成了蔡伦科技工业园工业大道沿线3.06公里供水管网建设;建成了10万吨污水处理厂,并已顺利投产;启动了110千伏变电站的建设;启动了蔡伦科技工业园工业大道二期提质改造;长4公里、宽54米、总投资3亿元的富民路于2015年9月建成通车;占地745亩、总投资5.15亿元的创新创业园二期工程。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四条主干道基本形成,循环大道2014年底全面完工;伴山西路、工农一路正在加紧建设。竹马公路提质改造建设工程、污水处理厂已立项;10千伏龙大线现已建成通电,现有焱鑫冶炼等企业入驻园区发展。
三是抓好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我局安排专人协调跟踪重点项目建设,定期调度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全力推进我市重大工业项目,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建设项目早投产、早见效。十二五期间,我市LBP全生物降解膜产业园、西汉尊生物科技园、新达微轴承、金雷水泥、深圳深浩电子、水晶水钻、汇升生物、宏利再生、岱朗光电、焱鑫有色、红印铅酸蓄电池等大批项目先后建成投产,我市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四是抓好电力建设,完善要素保障。电力是工业的血液, 为确保全市工业用电,我局积极组织召开有关电力建设工作会议,安排专人跟踪调度变电站、农网改造、转供电改造等在建电力项目,加快推进电力建设步伐。近几年来我市先后建成了110KV导子变(浔江)、35KV东湖变、35KV仁义变、35KV泗门洲变、110KV聂洲变、220KV耒阳北变6座变电站,改造升级了珠矶滩变,启动了马水变;完成了341个行政村的农网升级改造;在城区新增台区157个,对55个居委会的台区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完成了湘煤集团驻耒企业转供电34个行政村及仁义、坛下小水电转供电11个行政村的农网升级改造。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市电源点的布局已基本形成了供电网络不断增强,供电质量不断提升,安全及事故逐年减少。
五是抓好自主创新,推动品牌创建。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支持汇升生物、绿海粮油、金拓天油茶、新华防火门等企业建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30多家企业先后与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大学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依托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加快拳头产品的研发步伐。
六是抓好节能减排,促进“两型”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局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依法关闭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三高”企业。依法关闭了拓华冶炼、永福冶炼、湘耒水泥和祁昌冶炼、初阳冶炼、顺达冶炼、湘耒水泥、耒阳电线电缆等企业。依法淘汰了金泉有色、吉利冶炼、海通冶炼、万丰冶炼及耒阳水泥厂年产30万吨水泥生产线。引导南方水泥、白杨电厂、白沙电力有限公司、长乐冶炼进行了燃煤锅炉、矿热炉节能改造;继续加强新型墙体材料和散装水泥的推广应用,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降低能源消耗量。通过从源头控制,我市万元规模工业总产值能耗为1.0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17%,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7.8%。
七是抓好企业服务,帮扶工业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局继续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安排中小企业服务组定期联系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定期调度全市工业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企业存在的融资、用地、规划、办证等困难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并及时收集汇总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考决策,每年由市委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交办,五年来共协调解决各类企业问题160起。
八是抓好企业改制,确保和谐稳定。十二五期间,我局牵头负责,督促耒阳水泥厂、大理石制品厂、化工厂、湘耒高岭土公司、工业品采购站等企业完成改制各项准备工作,按照市委、政府的安排,圆满完成企业改制任务;积极稳妥化解涉军涉企等信访问题,将问题及时在基层化解,近年来没有出现大规模群体性非正常上访和越级上访,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九是抓好信息建设,推动企业升级。按照“两化融合”的总体要求,积极为全市规模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已有30多个规上企业进入评估认定体系,竭力指导企业进行两化融合改造,企业运用信息化管理生产经营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 “数字湖南”发展要求,稳步推进“数字企业”建设,目前,我市148个规模工业企业全部实现宽带上网。南方水泥、开元煤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达到了数字企业“七个一”标准,迅通道岔、绿海粮油等11家企业达到了“五个一”标准。
十是抓好工业规划,促进工业发展。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科学谋划我市“十三五”工业布局和体系,加快推进我市工业转型升级,2014年牵头组织起草了《耒阳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定》,市委、市政府已批准颁发。我局全力配合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做好全市“十三五工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措施,并陪同赛迪研究院专家开展了调查研究、资料整理、意见征求等相关工作。目前《耒阳市工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2015-2025年(评审稿)》已完成,现已在政府常务会、市政协常务会上通过,拟报请市人大常委会上审议。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规模小、层次低。我市工业经过多年努力,产业发展层次仍然较低,综合竞争力仍然不强。全市400多家工业企业,大部分是以资源利用型、简单加工型、能耗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业链条短,关联度低,配套水平低,产业较为分散,没有形成与大公司、大集团配套的系统产业体系,结构调整进展相对缓慢。
二是生产要素制约突出。我市大部分企业属中小微型企业,家族管理、财务不规范,产品市场份额比例不高,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因缺乏抵押资产,银行信贷基本无望,而民间融资成本较高,企业压力较大,承受能力有限。另外,我市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企业,大多缺乏创新科技人才,如汇升生物、东方锆业等企业。工业用地、用工紧张等因素也是制约我市工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是转型升级任务艰巨。走出“一煤独大”、“单点支撑”产业格局,关键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当前我市工业经济结构资源性产业比重过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从产品结构来看,中间配套、零部件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名优产品不多,附加值高的产品比例不高。离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差距还很大,调整产业结构任务还很艰巨。
二、“十三五”期间经信工作规划
(一)发展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达83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达到1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21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达到12.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80亿元,年均增长15%;产业集群与规模企业进一步壮大,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达300家;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比达到70%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0%;工业吸纳就业人员8万人,培育和引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5000人,专业技术人才1.2万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过4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每万元GDP能耗水平下降为0.95吨标准煤;加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三年内,全市所有乡镇实现光纤到村组,基站建设要突破盲区,4G网络在城乡全面覆盖。
(二)具体措施
为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加快推进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迈上新进程,我局将从实际出发,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要抓好工业规划落实。工业规划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全市工业发展具体操作的行动指南。因此,我们要按照既定的目标,用工业规划引导招商引资,用工业规划来争取国家项目投资,用工业规划来抓好产业布局和产业体系建设,逐年分步实施,确保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有条不紊推进。
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立足我市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根据园区的不同功能与特色,精心策划,突出重点,认真筛选,通过以商招商、上门招商、节会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途径,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引进一批建设条件成熟、市场前景广阔、预期效果理想的新项目,为加快工业发展夯实项目基础。
三要提质升级传统工业。进一步提升煤炭能源、冶金、机械和装备制造等产业,引导传统产业引进现代新技术,实施技改升级,拓展发展空间,做大做强。
四要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我市工业经济实际,重点培育生物食品、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五要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对已签约的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一站式、保姆式”服务,积极帮助协调解决手续办理、施工协调、建材供应等问题,在项目落地、施工保障、协调配合上狠下功,为项目顺利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