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市政府工作部门 > 市卫生健康局 > 规划计划

2017年度卫生计生工作总结及2018年度工作规划

  今年以来,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以推进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为主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全力做好卫生计生领域各项工作,医改、计生、项目建设、健康扶贫等重点工作进展顺利,现就全年重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7年工作总结  

  全市卫计工作始终“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工作原则,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一)医改工作有序推进。我市医改工作得到了市人大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市人大对我市医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市人大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医改工作取得了实效。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为我市深化医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加大了政府投入,本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800万元用于公立医院改革;扩大了改革范围,在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保院实施医改的基础上,又把肾脏病医院、精神病医院、红卫医院、白沙坪医院等11所市直医院纳入了改革范围;强化绩效考核,继续组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考核,评价结果与财政投入挂钩;加大中医药扶持,市财政年初安排预算资金500万元,支持实施中医药名医、名方、名药、名院、名校五名工程;推动分级诊疗,初步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出现了“两升两降”的良好态势,即在县域内就诊的人数明显上升,与同期相比,由不到65%上升到80%以上;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与同比由75%左右上升到80%以上,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明显下降,门急诊次均费用258.11元、住院次均费用4018.91元,同比分别下降5.42%2.43%;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总投资3亿元的人民医院综合大楼以及南阳镇卫生院整体搬迁工程、黄市卫生院门诊综合大楼、1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租房等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今年以来,我市药品费用大幅下降,  

  (二)计生工作稳步发展。一是始终突出底线工作位置,认真落实“一票否决”。今年以来,我市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卫生计生领导小组先后共召开了5次会议,研究解决卫生计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出台了《耒阳市2017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考评方案》,今年以来,我市对乡镇和计生综治部门开展了4次督查,每次都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和联系的市领导带队,每次督查后,都下整改函,限期整改到位;二是在卫生计生宣传上有创新。今年我市着力打造全省卫生计生户外宣传示范县,全市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制作大型户外计生宣传专栏,在马阜岭公园打造60米长的卫生计生宣传文化长廊,印制了4万份计划生育政策宣传读本和5万份计生政策宣传手册,开通“健康耒阳”官方微信公众号,大力提高计生政策知晓率,引导家庭负责任、有计划地安排生育,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和人口均衡发展;三是计生协工作有声有色。积极开展生育关怀、区域协作、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签约服务等活动。4月份,国家计生协“生育关怀携手行——计生家庭致富项目”培训及经验交流会在我市举行,我市成功经验得到推介;5月份,开展了庆祝“5.29”活动暨“生育关怀”助学活动,10万元帮扶1000名贫困学子;6月份,在广州、中山、东莞、深圳等地开展了流动人口健康服务活动,成功举办了耒阳市驻粤流动人口健康服务年活动启动仪式暨业务培训班。623日,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领导专题到我市调研,对我市计生和计生协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四是优化计生技术服务。抓好出生缺陷防控,扎实推进优生优育全程服务,落实好产前筛查、叶酸发放、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工作,叶酸增补率达95%以上;抓好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孕产妇产前免费检查测对象7724例,全面完成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10000例;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7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8‰以下;积极开展“健康宝宝”特别行动试点工作,我市是省试点6个单位之一,全市健康宝宝项目共筛查80余例。五是加强协作,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今年,我市巩固了二个国家示范点,分别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我市为流动人口基层监测调查联系点,中国计生协确定我市计生协会为流动人口工作示范点,我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经验在全国“关爱生殖健康、我们在行动”论坛中作典型发言。充分发挥流动人口计生协会作用,今年以来,全市通过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协助办证465个、孕检758人次、落实避孕节育措施226人,提供便民维权服务602次;六是做好均等化服务。市财政年初专门预算安排50万人,每人45元共计225万元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为流动人口服务经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8000多人份;为0-6岁流动人口预防接种1000多针次;为流入人口中的2000余名孕产妇提供免费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开展了流动人口健康宣教活动,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6000余份。我市蔡子池街道办事处今年创建全省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示范街道。七是强化综合治理工作。在政策兼容上确保到位,民政、教育、农业、移民、工商联、房产等部门在出台相关惠民措施时,在同等条件下向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两女户倾斜。市民政局安排贫困救助经费时,有198户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两女户享受了优先优惠;市教育局发放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时,有330人享受优先优惠,发放金额6600元,发放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有21人享受优先优惠,发放金额21000元,为高校贫困生助学货款有78人享受优先优惠,发放金额62400万元;市农业局安排涉农扶持项目时,有26户享受优先优惠,其中牲猪养殖大户计生家庭补贴12户,蔬菜种植大户10户,农机购置4户;市移民局安排结余指标资金时,有14户享受优先优惠资金97000元。市工商联系统组织开展公益事业时,优先扶助了37户计生家庭,其中捐资助学扶助35人,发放金额192500万元,优先就业64人。房产局对14户计生困难家庭申请住房补贴,补贴资金4万余元。  

  (三)医疗纠纷综合治理能力明显加强。狠抓依法执业和医疗质量监管,持续推进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督促医疗机构加强三防四室建设,二级以上医院安全防范能力建设总体达标率达到90%以上。深入开展医德医风建设和平安医院创建活动,不断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全市医闹事件明显减少,医患关系明显改善。  

  (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能力。加强重大疾病防控。今年市人大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了专项评议,我们全面对标,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得到了市人大的充分肯定。加强疫情防控。全面落实了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以奖代补”政策,加强霍乱、手足口病、流行性出血热等急性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强化联防联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依法、科学、及时、规范处置传染病疫情,严守不发生急性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底线。全面提升职业病防治能力。加强重点职业病监测、诊断和治疗。完成了国家饮用水水质监测、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等环境监测项目任务。提升卫生应急能力。健全卫生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抓好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突发急性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控工作。健全传染病、中毒、核放射及重大灾害事故等不同类别的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加强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提高应急综合处置能力。开展卫生应急“五进”活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和健康促进。以举办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群众运动的优势,掀起爱国卫生运动的新高潮,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重点推进“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和健康促进建设,创新健康教育宣传模式。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慢性病和重点人群为切入点,做实做细签约服务包,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纳入考核内容,要求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覆盖面达行政村30%以上,贫困人口覆盖率达100%以上。  

  (五)健康扶贫扎实开展。局里专门成立健康扶贫办,明确专门领导,成立专门班子,抓好健康扶贫;牵头起草出台《耒阳市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印制了15000余份健康扶贫政策知识宣传册子,对卫计、人社、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的优惠政策进行全面宣传,宣传小册子免费发放到每个贫困户手中,全市健康宣传“一盘棋”,统一制作宣传板块,统一宣传内容,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做到人人知晓政策,人人懂政策;对每个贫困户发放一张居民健康卡,实行持卡就医优惠制度,在市、乡镇机构设立扶贫床位,减免相关费用,二级机构按总床位的5%设置扶贫病床,各乡镇卫生院(分院)扶贫病床设置不少于2 张;切实落实大病专项救治和“三个一批”医疗救治,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完善城乡居民合作补偿政策,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提高贫困群众10%的报销比例,截止到1030日,共补偿10567人次,金额324.8万元,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由1万元降为5000元,截止到1030日,大病保险补偿124人次,补偿92万元,起付线降低50%补偿62万元,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二、2018年工作规划  

  2018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党中央作出了健康中国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因此,我们的工作总体思路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新需求和目前医疗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补短板、强弱项,从群众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努力提供更加优质、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让群众看病就医更放心、更舒心、更贴心。  

  要紧扣推进健康耒阳建设及实现人口均衡发展两大目标,要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进一步健全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大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大力推动医药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在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方面,要着重在改革补偿机制、干部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在加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抓好县级医院、建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方面,要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加强行风建设;在计生服务管理方面,要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出生缺陷发生率不能回升;要改善人口结构,出生人口性别比必须下降。2018年,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改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时刻,要坚持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要为群众发放“健康大礼包”,享受改革的红利,增强健康幸福的获得感。要着力做好八个改革动作:改药。认真执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彻底取消以药养医机制。本级财政加大投入,要将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合理收入的20%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缺口由财政列入年度预算,其它80%需要人社和发改部门大力支持,及时进行动态管理,确保医改顺利推进。改编。坚持“以事定岗、以岗定编、以编定人”原则,编制部门要根据床位编制数及时调整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满足医院用人需求。实施人员编制备案制,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改“帽”。 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和自主经营管理权,推进公立医院去行政化,取消公立医院班子成员行政级别。组建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院长由管理委员会任命聘任,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医院党组织负责人由市委任命,副职领导由院长提名并报市人民政府及卫计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改薪。认真贯彻落实人社部、财政部、卫计委、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710号),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在现有水平基础上合理确定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和绩效工资总量,逐步提高诊疗费、护理费、手术费等医疗服务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的比例。推行院长和医务人员年薪制,制定医院、院长绩效考核方案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指导意见,定期开展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院长和医务人员工资水平,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改制。一是改革领导体制。按照省委省政府、衡阳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将医疗、医保、医药等工作调整为一名政府领导分管,确保医改形成完整高效的指挥体系;二是改革医院管理体制。加快组建医疗集团和医疗联合体,推行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强带弱,技术帮扶,共同发展。实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开展按病种付费和异地就医结算。优化预约诊疗、日间医疗服务、急诊急救、临床路径、优质护理、临床药事管理服务。完善居民健康卡,整合各医疗业务信息系统,实现居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提高现代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改包。制定公立医疗机构化债计划,加快公立医疗机构化债步伐,逐年化解公立医疗机构债务包袱。政府加大投入,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绩效保障、急难险重任务、正常经营性亏损等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医疗机构减少历史负债,不添新债。改责。加强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监管,健全社会外部监督、部门内部监督、法律法规监督、考核评议监督为一体的全方位监督体系,推动医院重大决策、药品和耗材采购、重大工程建设和设备采购透明化、民主化,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网”。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根据耒阳区域规划,调整优化资源布局,不断加大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市、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继续加大村卫生室建设力度,整体推进医联体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市、小病不出乡,市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  

  (二)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2017年计生总的目标是在省计生年终目标考核中保持良好类型争进优秀阵营和争创省级创新项目示范单位。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贯彻落实《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一票否决制,深入开展诚信计生活动,深入开展政策解读,加强宣传倡导,建立诚信机制,强化风险防控;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整合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扩充产科儿科床位,加大产科、儿科和助产士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持续推进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落实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做好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深入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力度。全面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深入实施新家庭计划、家庭科学育儿、青少年健康发展、养老照护试点项目,健全家庭健康服务体系,做好家庭发展追踪调查。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和“圆梦女孩志愿行动”,推动整治“两非”工作取得实效。  

  (三)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要把中心卫生院建设成为一定区域范围的医疗救治中心和技术指导中心。优先建设发展县级医院,提升医院水平及等级。市人民医院投资3亿元的住院综合大楼要加快工程进度,严控工程质量,争取早日完工,投入使用,为争创“三级”综合医院增加硬实力,妇幼保健院、三人民医院要力争创建“二甲”医院;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服务辐射能力,在武广新城区建设一所达到三级甲等标准的综合医院,力争该项目在年内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按照每1000人服务人口不少于1名的标准逐渐配齐乡村医生筑牢三级医疗的“网底”。  

  (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全面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健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体系。继续扩大临床路径覆盖面,规范诊疗行为。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提高康复医疗和老年医疗护理服务能力。全面推进血站核酸检测,实现核酸检测全覆盖。建立健全“三调解一保险”长效机制,深化“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打击涉医犯罪和“医闹”行为,维护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一是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断扩大服务人群,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全面实施乡村医生签约服务,进一步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促进城乡居民均等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二是推进妇幼卫生服务。进一步做好以农村妇女“两癌”筛查为重点的农村常见妇女病防治工作,为生育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费增补叶酸,加强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三是推进卫生监督执法。全面推行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继续实施卫生监督协管制度,提高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卫生监督覆盖率;加强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实现行政许可、日常监督、行政执法等卫生监督工作全面信息化和数据网络直报。四是推进爱国卫生和健康教育。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加快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努力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五是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加强疾控机构能力建设,改善硬件条件,提高疾病检测和防控工作水平。强化规划疫苗预防接种和目标人群麻疹普种,继续做好艾滋病、结核病、尘肺病等重点疾病防治。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工作。推进职业病防治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  

  (五)加强行风建设。整治医疗服务不规范行为,倡导文明用语,热情接诊,细致诊疗。开展乱检查、滥用药、乱收费专项整治,推进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化验、检查收入彻底脱钩,标本兼治,侧重治本,建立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整顿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惩防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严厉整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执业环境。  

  (六)全面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学习宣传贯彻《中医药法》,进一步完善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实施五名工程,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重点强化市中医医院的区域龙头作用,继续加强中医医院重点及特色专科建设。继续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特色诊疗区(中医馆)建设,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大力做好中医药传承工作,强化本土师承人员培养,培训一批本土师承中医医师,规范建设中医传承工作室。  

  (七)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专网建设,实现全市范围内各公共卫生机构、公立医疗机构的网络联通,构建以卫生专网、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相结合的网络体系。全面实施互联互通工程,加快推进互联网+基层卫生,促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互联互通,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和双向转诊服务信息化建设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行业治理大数据、健康医疗临床和科研大数据以及人口健康信息风险预警决策应用。  

  (八)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切实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负担。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补充保险等制度联动报销机制,逐步建立兜底保障机制。实施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特殊困难家庭兜底保障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行动计划,对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分类救治。要出台分级诊疗措施,创新工作机制。推进县级医院帮扶乡镇卫生院,建立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全面抓好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充分利用贫困人口健康管理系统,建立全市健康扶贫目标人群数据库,数据库实行动态调整,要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出四类不同服务内容的服务包。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小病防治包、大病防治包、重大疾病防治包。切实做到政策落地。要做好医疗救助服务,要协调人社部门落实医保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基本医疗保障补偿报销、大病医疗保险累计分段赔付、特惠保、计生医疗救助、民政医疗救助兜底,健全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确保每一个困难家庭病人都能得到医疗救助。同时,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市内治疗,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并实行“一站式”结算。做好计生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手术并发症对象的帮扶;做好免费婚前检查、孕前检查、产前筛查、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综合干预和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服务;抓好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免费“两癌”(宫颈癌、乳腺癌)检查以及老年乡村医生补助发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