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政府派出机构 > 耒阳经济开发区 > 规划计划

耒阳经济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

    耒阳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属省级开发区。近些年来,开发区先后被省政府授予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开发区,被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联合授予综合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被衡阳市政府授予先进开发区称号。

十三五期间(2016年至2020年),开发区既面对土地、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也面临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沿海产业向内陆加快转移两大机遇,将坚持特色立园、产业兴园、科技强园。创新开发区开发、管理模式,引进多元投资主体,加快开发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2020年建设成为布局合理、产业优势突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重点工业开发区,使之成为“投资环境的示范区、工业发展的重点区、科技创新的密集区、高新技术的孵化区”。

我们根据《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衡阳“十三五”科学园区和产业园区发展思路研究》、《耒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特编制《耒阳经济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以加快转型发展为契机,着力构筑一区三园总体发展格局,建设“2+2”产业发展体系,更好地承接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加大扶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力度,为实现耒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战略任务做出贡献。

一、现状评价

1. “十二五”期间所取得成果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为“十三五”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建设了中小企业创业园,完成约14.1万元平方米标准厂房的主体工程和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二是启动哲桥精美制造园新区路网建设,道路建成后,可辐射万余亩的土地开发利用,承接100余个招商引资项目,按120万元/亩的投资强度计算,可拉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三是加快开发区配套设施建设,启动了白洋渡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投资规模1000万元的110kv变电站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启动了工业大道厂区供水管网建设,已竣工供水。

第二、招商引资效果明显:开发区大力推进项目入区落户,目前基本形成了四大产业。一是以绿海粮油、金拓天油茶、汇升生物科技等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二是以钜旺鞋业、南阳鞋业、宝升鞋业等大型制鞋加工企业为代表的制鞋业。三是通过引进山河智能机械制造、迅通铁路器材、湘发环保机械制造、耒耕轻型耕整机、蔡伦机械厂等一批机械制造企业,逐步形成了机械制造产业链。四是通过引进太阳能非晶硅、新达微轴承、颖锋机械制造、新华防火材料、博多电子、亚湘电子等项目,逐步培植高科技和电子产业。

第三、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截至2014年,全开发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4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74.82亿元,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72.99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32.1亿元,实现利润11.77亿元,完成税收21183万元。利用省外境内资金6亿元,利用外资额6000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过亿美元。

第四、环境优化建设不断深入:一是建立开发区企业评审制度和实行委托代办制,入园项目组织专家评审团评审后,入园项目手续由开发区政务中心统一代办,做到一个窗口审批、一条龙服务。二是对于一些重点的工程项目建设,成立专门的协调服务工作班子,从工程动工开始进行全程协调服务。三是确保区内工业企业三废排放达标,并鼓励现有入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四是重点加强对工业企业和重点项目周边环境的治理,依法维护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 目前的发展不足

开发区虽然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比较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自身也还存在不少缺陷。主要表现在:

第一、基础设施滞后,开发区承载力不够:尽管开发区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不断加大力度,但因建设时间短、资金实力有限、规划起点低等因素,其基础设施建设与国家级开发区相比仍显滞后,影响了工业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减弱了投资吸引力,妨碍了产业链的形成。比如,由于开发区缺乏建设资金,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内的道路、通信、自来水、电力、消防、电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业基地的出租使用率,部分对供水、供电有要求的生产企业无法进入开发区。

第二、产业层次偏低,集聚功能不强:由于耒阳工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加之目前沿海产业转移至耒阳的多是一些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业及低端产业,因此开发区存在产业层次低下的问题。同时,开发区产业低水平趋同使得企业之间产业关联度小,难以形成效率较高、分工明确的产业链,导致各个企业相对封闭,产业集聚效应不强。开发区目前的产业多是以低成本为基础的聚集,不少产业集群还停留在模仿、装配、低价竞争阶段,创新能力和参与省内外竞争的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和装备现代化程度不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机制没有形成。这就使得开发区企业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有限,核心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第三、企业创税能力较弱:开发区目前从事高科技型的企业较少,搞精深细加工的企业也不多,进而带来了企业后劲不足、发展潜力不大、难以形成产业链,增值偏低,效益不佳等问题。众多的中小企业因技术力量有限,技改和新产品入市难以实现,加上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经营效益不断下降。龙头企业偏少,产业群体尚未形成。且部分企业有圈地之嫌,厂房建成已经五、六年了,长期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有的企业至今还未产生过税收。

第四、融资渠道稀少,融资环境不好:一是由于开发区财税体制未落实,现在的体制是沿用银行融资难,当前标准厂房的建设后续资金难以保障,需要上级政府加大资金扶持,严防开建容易收尾难的局面发生。二是开发区自身融资平台(耒阳市经济开发区总公司)资产不足,接手初期累计资产仅2亿元,通过努力,现已达到7亿元,公司负债超过40%。三是建设标准厂房的多为中小企业,资金不充足,贷款困难,在建项目的资金用量大,资金回收期长,给建设企业带来了困难,导致建设项目不能按期完工。

二、开发区发展的总体要求

1. 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开发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坚持依法冶区,紧紧围绕耒阳市委重回全省第一方阵总体工作思路,以推进工业强市创建新型中等城市两大战略为带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深入扩大对外开放,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更加关注改善民生,努力保持开发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区域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自主创新,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促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着力特色资源开发和建设。

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原则。创新发展理念,革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有利于产业开发区发展的体制机制,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促进产业开发区健康快速发展。坚持科学规划,速度、质量与效益并重原则。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要求,科学合理、适度超前规划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努力实现质量、速度、结构和效益协调统一。

坚持产业聚集发展、集约节约用地原则。按照创业、创新、创优理念,做优产品、做强企业、做大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加快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推进产业集群、企业聚集、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开发区投入产出效率。坚持分类指导、突出产业特色原则。发挥比较优势,依托资源禀赋,采取灵活政策措施,引导产业开发区分工协作、各有侧重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开发区经济。

2. 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开发区将通过加强自主创新、项目建设、开发区开发、体制机制创新等途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产业,改造提升基础产业,推动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为湖南两型开发区示范区。到2020年打造成为300亿产业开发区,建设成为我省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形成新材料、健康食品产业集群,成为湖南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具体发展目标为:

第一、产业发展目标:2016-2020年,技工贸总收入和工业增加值按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分别达到300亿元、100亿元。形成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健康食品业综合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第二、高新技术发展目标:到2020年,入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210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80%。通过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加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进程加快。到2020年,培育创新型企业30家,新建各级技术创新平台20家,建设生物医药类检测检验中心1家,年均转化科技成果5项、先进适用技术15项,年专利申请量达到600件。

第三、企业发展目标:围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健康食品等产业,争取5年内引进、培育形成过亿企业40家。其中,过40亿元企业1家,20亿元企业4家,10-20亿元企业10家,1-10亿元企业10家,0.5—1亿元企业达30家以上。到2020年,扶持1-2家企业上市融资,争取5家以上优势企业进入省级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

第四、招商引资目标:立足引进符合开发区产业规划的知名企业、三高企业、500强企业。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0家以上,其中出口型工业企业达到10家以上;实际利用外资新增3亿美元,其中出口创汇新增2亿美元;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新增100亿元。

第五、投融资和利税目标:当前,开发区正处于开发建设的高峰期和蓄势突破的关键期,合理规划开发区的融资及偿还尤为重要。为推动各项目顺利建设,未来五年年要确保开发区年平均融资不低于10亿元。到2020年,开发区产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实现税收按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超过5亿元。

第六、土地开发目标:十三五期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以上。新增建设用地5平方公里,并通过扩规推进提质。全面规划建设蔡伦科技工业园和哲桥精美制造园,规划用地 2020年达到25平方公里。十三五期间工业项目投资强度200万元/亩,土地产出强度每平方公里为50亿元。

第七、节能减排目标:十三五期间万元增加值能耗低于全市同期水平的50%,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目的100%,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2020年,开发区实现绿化覆盖率45%,污水处理率保持100%,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保持100%,垃圾资源化利用率40%,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保持100%,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

三、开发区发展的主要任务

1.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事关招商引资的环境建设项目,坚持开发与建设并重的原则,使开发区成为城市新区拓展的重要方面。严格规划控制,在现行滚动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在经营城市、提高效益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合理划分开发区功能区域。坚持商业运作。积极争取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贴息,制定和实施稳健的银团开发贷款计划,采取带资建设、BOT等建设方式,多渠道确保开发区开发建设资金。引导相关企业集中布局,先期拉开路网格局,大力推进组团式开发,重点抓好开发区道路开通硬化。按照经营城市、聚焦开发区的理念,加大开发区市场化运作力度。强化土地集约利用,鼓励入园企业建造多层厂房,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2. 科学招商引资

以打造开发区主导产业为目标,树立全新招商引资理念,实现小招商向招大商转变,突出蔡伦科技工业园、哲桥精美制造园、中小企业创业园三个招商平台的主体地位。树立全员招商引资意识,重点突破开发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中的难点及误区,做到内资、外资一个待遇。灵活运用优惠政策,创造宽松投资环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额度大、科技含量高的特殊或较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做法给予更多优惠。全方位多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利用资源、土地、劳动力等优势,瞄准500强,着力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形成招商引资的示范效应、带动效应。开展产业链招商,开发区应以主导产业为优势,努力做好产业资源的规划、整合、包装,积极采用专业化招商,针对招商对象,实行专业化招商。

3. 创新投融资模式

通过银行贷款、BTBOTPPP模式融资及包装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支持开发区规范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及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增加开发区的财税收入总量,建立开发区一级财政体制,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提供保障。

4. 优化产业布局

结合耒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中等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秉着统一规划的原则,突出产业发展。发挥对外开放的龙头作用,形成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格局;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技术先进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十三五规划期间,抓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发挥耒阳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通过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的对接,培育与引进相结合,加工业与服务业相融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处于价值链高端地位的产业,重点支持食品加工、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形成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使开发区产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产业布局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工业强市、项目兴区的发展战略,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契机。加快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十三五期间,实现一区两基地产业合理布局,在蔡伦科技工业园建成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产业园三个开发区。在哲桥精美制造园建成拓宇电子工业园、水晶水钻工业园、松顺电子工业园。

四、开发区发展的主要工作措施

1. 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第一、巩固和完善两园建设:要完善中小企业创业园配套设施建设,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通过银行贷款、BTBOTPPP模式融资及包装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使其成为招商引资的创业基地,成为中小企业孵化区;要严格落实省长“135”工程指示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开发区。在蔡伦科技工业园规划200亩地,加快17.5万平米标准厂房(二期)修建性详规等专业规划、公开招投标、报批报建等工作,尽快启动标准厂房(二期)建设;借助多种模式,寻找合作伙伴,破解标准厂房建设资金筹措难题,协调绿海二期、衡阳晟邦、西汉尊、拓宇电子等企业自主建设标准厂房。

第二、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合理确定工业用地与经营性用地的比例,切实加强土地储备,高度垄断开发区土地一级市场。实行分类供地制度,根据工业用地、物流用地、商贸用地确定不同的供地价格和方式。全部经营性用地严格实行挂牌拍卖,实现土地资产的效益最大化,降低开发区开发成本。严把入园项目质量关,规范入园企业评审,持续提高项目容积率、投资强度、投入产业比例、税收含量、开工进度等方面的准入门槛,完善项目论证和评审机制,确保招商引资项目用地向无污染、低能耗、高技术含量、高产出的优势高科技项目倾斜。土地开发要由外延式开发转向集约式开发,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全面提高单位面积的项目投资密度和产出率。

第三、科学规划开发区整体物流体系:重点抓好六路两园工程建设。六路,即富民路、西湖大道、耒水大道、宝塔路、新城一路西段、工业大道(提质改造)。完成哲桥精美制造工业园主干道——富园路和西湖大道的规划和建设,完成富民路的道路建设。要启动工业大道二期的建设,提升中小企业创业园的形象和功能,为招商引资工作打造更好的平台。

第四、标准化厂房建设:标准厂房建设主要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通过BTBOT等模式,探索以房地产公司或投资商为主体进行整体开发并运作经营,政府提供土地和优惠政策由开发商自主投资、自主建设并自主招商。同时,政府做好引导服务和帮助推介,借助多种模式,解决标准厂房建设资金筹措难题,促进标准厂房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突出规模效应。严格限制建设单层标准厂房,大力推动多层标准厂房的建设。突引导开发商按类分区开发建设符合开发区产业要求和现代工业生产设计要求的标准厂房。在大力建设标准厂房的同时还要完善厂房配套设施。

2.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方案

第一、从政策招商向产业招商转变:应当积极以开发区主导产业规划为招商引资的标准,开展多形式的招商活动,继续敲门招商,尝试与专门的中介公司签约招商,逐步从政策招商转向产业招商。力争引进1-2家五百强企业或是行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三大产业链,重点引入三大主导产业中的核心企业入园。

第二、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要立足于知名企业、三高企业、500强企业的引进。开发区应当根据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突出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链条,使其不断拉长、加宽、增厚,增强产业招商优势。在现实操作中,可以利用企业优势,吸引上下游企业配套;可以利用产业优势,吸引集群式投入;可以利用地缘优势,实行区域招商等。

第三、丰富招商的途径和方式:在招商引资上应在加大产业招商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领域,积极寻求、创造与境外客商合作开发建设的条件,力争在23年内引进外资合作或合资项目实现突破,让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延伸发展。广泛利用上门招商、节会招商、网上招商、中介招商等方式。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招商,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开展网上招商,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第四、实现多元化引资:并购招商有利于实现双方的市场、技术、人才等资源的整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益,开发区通过外资对开发区的内资企业并购投资,可以迅速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改善企业运行质量。企业成功改制转型后,内资充裕,活动积极,要把民资招商作为战略趋向,成为有益的补充,并积极扶持,促其壮大,发挥作用。

3. 创新开发区投融资机制

第一、增加开发区建设资金:通过银行贷款、BTBOTPPP模式融资及包装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将开发建设后所形成的基础设施存量资产,以及财政历年投入所形成的实物资产包括土地、道路、标准厂房等可用于抵押的资产,通过划转和授权经营方式注入开发区投融资公司,扩大投融资公司资本注入来源。

第二、拓宽开发区融资途径:支持开发区规范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及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鼓励开发区建立各类担保机构。支持开发区内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集合债、集合票据等融资产品,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通过包装项目融资,包装一批开发项目,以商补工。

第三、增加开发区的财税收入总量:建立开发区一级财政体制,为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提供保障。认真研究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积极做好向上争取工作。抢抓金融部门支持城镇化建设以及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资源枯竭城市的援助力度等机遇。

第四、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开发区金融服务体系,实施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对融资、担保、创业辅导、技术支持、员工培训等功能性公共平台建设,推行一战式一窗式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服务。健全开发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通过多种渠道融资、组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和金融服务需要提高支持。

4. 优化开发区产业发展

第一、打造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培育和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加强重大项目建设,以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带动相关配套企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根据开发区现有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处于价值链高端地位的产业,重点支持食品加工、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形成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

一是电子信息产业,依托蔡伦科技工业基地和哲桥精美制造工业基地,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主动对接长株潭地区、沿海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以电子元器件,高端数字化、信息化设备制造为重点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品研发和生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渗透,围绕产业链条,逐步引进和发展产业链高端环节企业,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到2017年,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22亿元,培育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以上。力争到2020年产值超过45亿元。

二是机械制造产业,依托蔡伦科技工业基地和哲桥精美制造工业基地,充分挖掘耒阳在矿山机械、工程机械、铁路器材、农机制造等领域的传统优势,对接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辐射效应,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微轴承、现代农机制造、工程机械和机械制造零部件、中高端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打造完整产业链条。到2017年,开发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22亿元,培育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以上。力争到2020年产值超过45亿元。海得工程、迅通道岔产值达到10亿元,再培育产值过5亿元企业3家以上,过亿元企业5家以上。

三是新材料产业,依托蔡伦科技工业基地和哲桥精美制造工业基地,充分利用耒阳新材料产业现有优势基础,按照高端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要求,做大做强核心企业,引导同类企业集聚,形成主导企业与配套企业紧密联系、分工协作的专业化发展局面。以晟邦科技、岱朗光电、客来宝等企业为核心,迅速集聚一大批新材料企业,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链。到2017年,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55亿元,培育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以上。力争到2020年产值超过110亿元。客来宝年产值达40亿元,晟邦科技产值达20亿元,岱朗光电年产值过10亿元,再培育产值过10亿元企业2家以上,过亿元企业10家以上。

第二、强化技术改造、提高创新能力:坚持将区域创新体系与特色产业集群相结合;完善以产业政策为主转变为支持形成以特色产业集群为主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建立以特色产业集群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功能强大的科技创新网络;努力消除区域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形成洼地效应。

一是要引导跨国公司与企业集团建设一批以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品开发为重点的研发中心,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独立研发公司,建设一批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积极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加速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强化关键共性技术引进与攻关;鼓励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开展产品形态创新、产品品质创新、制造工艺创新、商务模式创新、组织管理创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二要抓好科技进步,形成动力强劲的推进机制。要加快产品研制开发,重点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引进和使用新技术成果,鼓励在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在市内优先转让。要加快先进技术引进,大力引进发达地区的装备制造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产业装备,提升产业技术层次。

三要引进培养科技人才。实施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科技人才招引战略,大力引进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人才培训机制和良性有序流动机制,以政策留人,以项目留人、以事业留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四是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建立省创新型企业试点专项计划,每年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试点,对试点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支持,使之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第三、推进集约发展、加强产业升级:按照产业配套原则,开发区实行统一规划,整体开发,集中建设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前做好三通一平,筑巢引凤。从招商的源头入手,吸引占地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分门别类把好准入关,有选择性地选取项目进园,提升工业竞争能力。

提高土地集约水平。每年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向园区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倾斜。市里预留一定的用地指标,专用于解决全市重大产业集群项目建设用地的不足。对圈而不建,开而不发的企业或项目要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进行二次招商。

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条件,鼓励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大力推进工业向园区集聚,新建工业项目一律入园区发展,投资规模较小的项目一律入驻标准厂房,支持老城区企业退城进园,加快搬迁环境敏感区的冶炼、化工等污染企业,鼓励各城区、骨干龙头企业在工业园区建设园中园和特色产业基地,引导产业相似、技术相近、延长产业链或利于协作配套的中小工业企业向相应的园区聚集。

加快开发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从偏重粗放式开发向注重集约式开发转变,从偏重单纯工业化向注重服务业综合配套转变,从偏重资金引进向注重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转变,从偏重依靠优惠政策向注重依靠体制机制环境优势转变。切实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划引导和政策引导,制定科学详尽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现有产业基地和产业优势,整合产业资源,提升产业结构,培育开发区特色产业,优化资源的空间和产业配置。

第四、实施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园区:建立节能环保评审制度,抬高入园门槛,杜绝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入园。对于两园一区,所有进入园区的企业,都要求一大二高三低一大主要是指引进企业规模相对较大,以此形成产业大循环。二高即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三低即低能耗、低污染、低成本。入园企业都要经过环境影响、资源消耗、生产效益等评估,能耗高、污染大、环保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和项目均不能进入园区。进而逐步形成园区低碳发展模式,争创国家低碳工业园区。探索建立国家生态示范工业园区。

    大力推行节能降耗。认真贯彻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严格限制高消耗,重污染产业的发展,防止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依法关闭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五小企业,重点抓好有色、冶金、水泥、化肥、造纸、纺织等高能耗产业的节能降耗。要大幅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坚持立足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抓好节能降耗和资源循环利用,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引导企业走上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持续性发展的路子,努力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

五、开发区发展的保障体系

1、开发区土地规划及集约使用政策

第一、合理规划布局开发区用地:有利于开发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有利于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形成规模化集聚式发展。要通过编制科学的建设规划合理确定用地结构。开发区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平台,要以工业用地为主,确保工业用地率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同时配套建设商服、居住、公共管理与服务、交通等设施,为开发区健康、持续发展服务。

第二、提高工业企业的用地强度标准:合理确定工业用地容积率、建筑密度,新建厂区容积率不得小于国家标准,对已建成的厂区鼓励其厂区内建筑物的垂直发展。明确工业用地建筑密度标准,对社会公共性和行政性办公设施,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下的,采取集中建造的方式,切实解决好小而散,小而全的问题,以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厂区内严格禁止建造成套的职工住宅、专家楼、宾馆和招待所等设施。

第三、提高工业企业的用地效益:工业项目用地投资度必须达到国家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在建设项目审批、项目用地预留、供地审查时,依据规定的行业、产业用地控制指标及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建设项目供地数量。开发区除投资强度控制外,还应提出其他各项控制指标,比如环保指标和技术要求等。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利用效率,还应对数量、投资密度、科技含量、土地产出效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考虑,从招商源头入手,吸引占地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从而达到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的目的。

第四、促进企业内部用地结构合理化:加强规划管理,促进企业内部结构合理化。严格控制企业内部的行政办公等辅助设施用地面积,一般不得超过总用地面积的7%。严格控制厂区内预留地,工厂发展用地要根据批准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规定预留。一次性建设即可完成的项目不保留预留地。较大规模且需分期建设的项目,确需预留发展用地的,且必须根据其实际的到帐资金和生产建设进度分期确定供地数量,报县、市政府审批。

2、优化企业入园的公共服务体系

  第一、优化投资和经营环境:为投资者提供保姆式、全方位服务,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激发企业和企业家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实现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对已签约项目,继续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跟踪服务工作机制,强势推进定企业、定进度、定措施、定奖罚、包发展环境四定一包制度。

第二、加强经济预警预测平台建设:以服务产业开发区、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强创新、创业、投融资、信息、技术、物流、市场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引进和培育一批优质服务机构,全面提高为中小企业服务水平。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建立产业联盟。大力发展面向工业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激发商会活力,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异地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第三、加强行业协会建设:行业协会内部逐步建立起适应自身服务功能的专家库智囊团,使协会在开展咨询、培训、协调、监督等各项服务工作时权威性强、质量高、影响力大。一方面利于吸引有代表性的企业和个人入会,壮大会员队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开展咨询、培训、办展等服务解决一些经费缺乏的现实困难。

第四、加强园区中心商务区平台建设:完善园区的中心商务区平台建设,构建为企业自主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专利技术产业化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创新体系,加快建立标准检测、专利服务、技术评估、产权保护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发展工业设计和工业产品研发机构以及为企业提供商务服务的会展、担保、咨询、会计、审计等中介服务业,支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企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帮助企业建立网络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实现信息融合互通。

第五、建立健全园区服务体系:开发区要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劳动用工、信息、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建设。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园区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创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基地等,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要加速信息化进程,逐步建立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中小企业、工业园区信息服务系统。要组织开展广泛的经贸活动,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空间。税务、海关、商检等部门要主动为入园企业开展产品检验检疫、出口退税等业务。引导和鼓励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进入园区,向企业提供法律、财务、审计等专业化配套服务。

第六、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要建立和健全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鼓励和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到园区投资创业,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为园区培养人才。按照企业招工、学校代培,供需对接、渠道畅通的要求,建立工业园区企业劳动用工的市场运作机制。

3、开发区财政体制创新

建立开发区一级财政,使之成为优惠政策中政府承诺财政兜底的载体。开发区设立相对独立的财政派出机构和相应的一级国库或代理支库,由开发区自主组织税收征管,按财税体制自主使用财税收入,自主兑现对入区企业的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自主融资开发建设,自主偿还贷款。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收入等应明确全部返还给开发区,用于保证足额支付征地和拆迁补偿费、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偿还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利息等。

加快体制创新步伐,推进开发区金融、科技、土地等体制机制创新。坚持拓展与整合资源有效结合,在注重外延的同时,更要加大内涵的提升,采取以商退商、以好项目替代低水平项目的办法,有效整合资源。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积极引入帮办服务理念,推动帮办包办,提高一站式服务效率和水平。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落实政务公开、权责统一、限时办理等制度,提高开发区行政效能。

 

4、完善开发区考核制度

进一步完善开发区考核制度,在考核园区每平方公里的投资强度、销售收入、财税收入、出口创汇、劳动就业等相对指标的基础上,将工业集中度(即园区产值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产业集聚度(即园区内主导产业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比重)纳入考核范围,促进开发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层次。建立项目评估制度,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加强政府对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实行项目准入制,建立以投入产出率、资源循环利用率、社会贡献率为基本框架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一票否决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防止重复建设和低水平发展,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5、建立园区企业的考核机制

第一、构建企业对开发区贡献的考核指标体系:调整优化园区企业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优化结构,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两型发展,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等指标的权重。

第二、提高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提高用地门槛,建立用地考核标准,制定入园企业的管理规定,严格按《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设置准入门槛,并加强对企业建设过程中的监管。确保达到规定的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加强对已建成企业的用地考核,对达不到控制指标的企业,要督促其通过建造新的厂房扩大生产规模;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升级;转变生产方式,调整产品结构等措施提高用地指标,对用地潜力较大,而自身又无能力利用的企业,可将剩余闲置的土地收回,用于其它企业项目建设用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