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专栏 > 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 深化改革 > 经济社会政策

耒阳市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耒阳市人民政府

耒阳市省直管县经济体制

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耒政发〔
201527

 

根据省委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以及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开展省直管县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按照省委深改组关于开展湖南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部署,结合耒阳市市情,特制订耒阳市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第一章  现实基础

耒阳历史文化悠久  耒阳素有荆楚名区三湘古邑的美誉,被誉为一帝三圣之地,秦代置县,是炎帝神农创之地,纸圣蔡伦诞生之地,游圣徐霞客巡游之地,诗圣杜甫的卒葬之地,此外,庞统治耒、张良隐耒、张飞巡耒、韩愈咏耒,为耒阳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20141020成功通过国家民政部千年古县评审;蔡伦造纸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抗战时期,耒阳作为临时省政府办公地点长达5年;耒阳还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湘南暴动的主战场。

耒阳交通区位优越  处于一点一线区域,位于湖南经济发展轴上重要的节点区域,是内陆地区主动接受粤、港、澳经济辐射、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前沿基地。京广铁路、武广高铁、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320省道等多条交通干线在境内交织成网,耒水、舂陵河四季通航,直入湘江,南下广州仅需100分钟,北上首都仅需8小时,距南岳机场仅40公里,具备海、陆、空全方位交通优势。

耒阳生态环境优美  杜陵烟雨、马阜晴岚、鹿岐晚障、花洲春涨、蔡池双月、耒水夕照等耒阳十景,诗情画意,美不胜收;蔡伦竹海绵延16万亩,为亚洲最大的连片竹海,也是湘南唯一以竹海为主的风景名胜区,已创建成为国家4A级景区;耒水国家湿地公园栖息着200余种、10万余只鸟类,堪称鸟的天堂;东湖神农温泉、观音阁冷泉相映生辉,资源禀赋独具。耒阳旅游产业初具规模,旅游经济方兴未艾,已成功创建为全省旅游强市。

耒阳资源物产丰盈  素有油茶之乡楠竹之乡能源之乡汉白玉之乡的美誉;耒阳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共有845种矿物,已探明储量的有34种,主要矿藏有金属矿、非金属矿、固体燃料矿;探明矿床矿点163处,其中大型矿床9处,中型矿床20处。煤炭可开采储量5.6亿吨,是全国百强产煤县(市)之一,现有煤业公司22个;高岭土储量3600万吨,汉白玉地层储量数万亿吨,可采储量9亿立方米。境内有大唐耒阳发电厂、遥田水电站、耒中水电站、上堡水电站和耒杨综合利用电厂,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为全省最大的县级能源基地。

耒阳经济发展加快  近年来,耒阳围绕加快发展、加力转型的战略目标,以重回全省第一方阵”为动力,以转型发展为主旨,以深化改革为主调,以项目建设为主体,扎实推进煤矿整治整合、园区基础建设和文明城市建设、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4年,耒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4.96亿元,增长9.6%;完成财政收入21.49亿元,连续三年稳定在20亿元以上;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4.09亿元,增长24.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496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4845元,分别增长9.43%12%。是全省第一批四个扩大经济管理权限试点县市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全省全面小康经济强县。

耒阳改革稳妥推进  近年来,耒阳市紧密结合市情,积极创新举措,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对中央、省委明确的单独二孩改革政策、工商注册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等,快速推进,均按上级要求落实到位。对衡阳市布置的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推进金融创新、阶梯电价等933类改革,项项落到了实处。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规范财政预算资金拨付程序,科学实施乡财县管,经验在全省推广。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相继成立三顺办事处、三架办事处、开发区社会工作局,肥田、大市、仁义、南京四乡成功撤乡改镇,行政区域划分调整获省政府批准;经济开发区下放10个部门职能,划拨6个村交开发区统筹管理,解决了开发区体制不畅问题;在全市产煤中心乡镇成立4个煤炭分局,落实安全监管分片,解决了煤矿点多面广,权责不明,技术分散问题。在新市、磨形两个乡镇实行金融服务三农试点工作,发放林权抵押、房产抵押、土地流转权证办理等贷款共计423笔、3.68亿元。

 

第二章  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总目标,扩大基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管理层级,提高行政效能,破解制约耒阳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在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和扩大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基础上,结合耒阳实际,以促进事权与财权相统一为切入点,探索建立事权、财权、行政权三统一的省直管县行政管理体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耒阳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尽快成为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引领者和示范区,为逐步在全省实行省直管县体制积累经验。

二、基本原则

1、依法治市、敢为人先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大胆实践,勇于突破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和体制束缚,结合耒阳的区位优势、产业特点、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分类逐步开展试点,凝聚全市上下共推改革、共促发展的共识。

2、简政赋权、权责一致简政放权,赋权强县,优化行政管理和经济体制机制,提高管理运行效能,降低行政成本,积极主动、全面有效承接省直管县赋权,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权利与责任相统一。

3、因地制宜、统筹城乡。立足耒阳实际,大力推进乡镇改革,强化乡镇服务功能,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激发发展动力与活力。

4、整体规划、重点突破。增强改革系统性与协同性,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制定改革方案,奋力落实改革举措,力争率先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

三、主要目标

1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和扩大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省直管县的途径和方法,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2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全面把握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机遇,积极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重回全省第一方阵目标,始终坚持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区域带动、项目拉动、城乡联动,将耒阳建设成为衡阳副中心城市、湘东南区域中心城市、新兴工业强市、特色农业大市、文化旅游城市、商贸服务旺市、生态宜居家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耒阳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章  重点任务

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调整行政管理体制。在维持现有干部管理体制不变的情况下,耒阳市政府及各工作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接受省政府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或领导。省政府及其部门(单位)部署到市州的相关工作直接部署到耒阳市,召开的重要会议和举行的重要活动,直接通知耒阳市参加,各种文件和信息直接发至耒阳市。

2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主动对接、完整对接、快速对接的要求,全面高效做好省、衡阳市下放行政职权的承接运转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努力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行政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转变。落实简政放权,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完善和公布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企业负面清单,最大程度减少微观事务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3、政府机构设置试行大部门制。整合部门职能,精简机构,按照同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最大限度解决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问题。根据耒阳人口大市和中等城市规模的特殊性,参照中等城市现有机构限额,综合设置政府工作部门30-32个。

4、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先行先试。积极争取中央编办支持,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创新综合执法体系,进一步理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保障、城市管理等执法体制,提高执法和管理水平,形成多方参与、分组管理、以块为主、共同治理的新机制。

5、理顺条块关系。工商、质监部门由省以下垂直管理调整为耒阳市政府管理,列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地税局、国土资源局调整为省地税局、省国土资源厅直接管理。金融、通信、电力、邮政等中央单位,根据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试点的要求,结合本部门(行业)实际,提出适应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需要的具体政策措施。

6推动乡镇区划调整改革。结合耒阳发展规划实际,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园镇融合,合理调整乡镇规模和布局,积极探索实施撤乡并镇、以园带镇、资源共享、融合发展的乡镇管理运行机制,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在三架改设办事处的基础上,拟再将哲桥、竹市、余庆三个乡镇增设为办事处;全市按照小于2.5万人口的乡镇和小于1000人口的建制村实行撤乡(镇)并村的标准,将全市6个街道(办事处)、31个乡镇、622个建制村进行合并调整。

7、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公共服务力度,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

二、扩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1.主动承接并行使与衡阳市等设区市(州)相同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根据省直管县试点要求,对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由衡阳市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审批或管理的事项,均由耒阳市自行审批或管理;需由衡阳市审核、报省审批的,均由耒阳市直接报省审批,并抄送衡阳市各部门单位要根据《赋予省直管试点县承接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目录》,编制好本部门《承接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接转目录》,并做好业务培训,制定实施细则(具体下放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参照省拟下放的权限目录)。

2、财政直接管理。在现有省直接管理县财政的管理体制基础上,积极参与省财政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强化乡镇财政职能的工作。配合省财政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因素与一般性转移支付挂钩,增加革命老区转移支付等工作。配合省财政做好省内重大工程、跨地区、跨流域重点项目基建资金分配和省级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建立等工作。

3、项目直接申报和下达。将原来需要经过衡阳市向省有关部门申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补助建设项目,包括国家财政性投资项目、国家银行优惠政策性贷款项目、国家和省统借统还的国外贷款项目,以及使用省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发展、园区建设等专项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改由耒阳市直接向省有关部门申报。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在国家和省审批(核准)范围的建设项目,均由耒阳市政府自行审批、核准或按规定进行备案;申报的国家级、省级各类项目,由耒阳市直接上报省有关部门。

4、用地直接报批。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森林采伐限额等,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直接报省政府审批。矿产资源规划(含专项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等专项规划直接报省有关部门审批和备案。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含增减挂钩周转指标)、林地占用征收年度定额、年度森林采伐限额实行单列,并直接向省有关部门申请核准。省级立项的项目用地预审(除省直接预审外),由耒阳市国土资源部门预审后直报省国土资源部门审批;需省政府审批的各项建设用地,由耒阳市直接报省政府;省级审批的土地开发项目,矿产资源开采、保护项目,以及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的立项,由耒阳市直接报省有关部门审批。在土地、林地和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耒阳市享有市(州)有关部门的权限。

5、规划直接管理。耒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城乡发展、生态环境等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年度计划,以及各业务部门的专业计划、业务报表,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直接向省有关部门上报衔接,需由省有关部门审批的规划,由耒阳市直接上报审批或备案。

6、计划指标直接下达。国家、省里的各类资金和土地使用等计划,由耒阳市直接向省有关部门申报,并抄送衡阳市相关部门。省有关部门直接对耒阳市安排和下达国家、省支持的资金和土地使用计划。

7、统计数据直接上报。耒阳市的统计数据(包括部门统计数据)直接向省对口上报,并按现行渠道同时报送衡阳市相关部门,耒阳市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计入衡阳市总量。

8、证照直接发放。耒阳市有关部门积极承接由衡阳市政府及所属部门授权或委托的各类证照核发权限,依法直接向行政管理相对人核发。法律、法规规定应由衡阳市有关部门核发的证照,可依法通过授权或委托的方式下放给耒阳市有关部门办理。属于省有关部门发放的证照和批准的事项,一律由耒阳市直接报省有关部门审批、核准。

9、政策直接享有。耒阳市享有省政府委托衡阳市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代行的管理权限,享受国家和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管理方面新制定的各项政策,优先享有上级安排的各项改革试点。

三、统筹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1、开展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试点。按照省发改委、省金融办、省国开行重点支持试点县开展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的要求,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对接,推进与金融机构合作,实现我市投融资平台的顺利转型,促进我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2、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改革试点按照省发改委、省农委、省国土资源厅率先在试点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改革的要求,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确保上级项目、资金落实到位,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3、争取产城融合发展改革试点。积极对接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住建厅在直管试点县(市)开展的产城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力争耒阳纳入试点单位。以产城融合发展试点为契机,以推进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为着力点,统筹推进产业升级,空间优化,项目建设和体制创新,逐步实现全城基础设施一体化,产城发展集约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培育具有区域特色和辐射效应的新型城市。

4、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改革试点。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改革,对农村基础设施、活动场所的运行和维护,建立政府主导、集体和农民参与、社会赞助的村级公共服务多元投入机制,落实运行维护经费;推进城镇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抓好污水处理、停车场所、公交站场、消防设施、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建设,健全电力、自来水、燃气等供应保障体系。探索开展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扎实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城镇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镇管理水平。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领域设施建设改革,建成城市“10分钟文化(教育、卫生)圈、农村十里文化(教育、卫生)圈

5、积极推进新市镇(或小水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大力推进扩权强镇改革,以新市镇(或小水镇)为试点,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重点扩大其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项目投资、安全生产、生态保护、市场监管、市政交通、民生事业、城市管理等方面管理权限,充分发挥其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示范作用,将新市镇(或小水镇)建设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职能科学、精干高效、人民满意的新型小城市和经济发达镇以及名副其实的全国重点镇,并依法依规适时探索开展经济强镇设市和行政区划、行政建制等方面的改革。

6、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继续推进资源税改革,做好消费税、环境保护费、房地产税和个人所得税改革调研工作;做好省市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工作,配合上级政府做好环保、交通、农林水事务等领域的试点工作,完善权责对等的财政体制;规范政府四部预算编制规程,将政府性债务分类纳入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推进预决算公开,实现预决算公开透明;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实现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全覆盖;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统筹使用,盘活国库闲置资金,强化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7、加快完善户籍管理制度。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降低户口准入门槛,全面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提高我市城镇化率,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和居住证一证通,健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到2015年底,全市要形成全面放开中心镇(小城市)和建制镇落户限制、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为中心城区落户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以人为本、城乡统一、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

8、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成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和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实行宽进严管逐步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巩固三证合一成果,逐步实现一证一号

9、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和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档案、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和土地承包信息管理系统,查清农户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定位,绘制承包土地空间分布图,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初始、变更和注销登记,并对其他承包方式开展确权登记发证。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退出机制,建立农村宅基地流转、交易和使用权抵押贷款机制,建立房地合一的地籍产籍管理系统,规范和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10、深化两型综合配套改革。积极倡导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抓好低碳节能,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步伐,突出抓好产业转型升级、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重金属污染治理,构筑良好的生态屏障,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区域发展新机制。

11、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信息服务平台。在不改变农用地性质的前提下,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

12、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管理机制。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前期管理以及资金管理、建设管理和监督管理,建立决策科学、投向合理、运行规范、监管严格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科学的决策规则和程序,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特别重大的项目应实行专家评议制度,逐步实行政府投资项目听证制度和公示制度,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严格遵循量入为出、综合平衡的原则,强化计划编制的科学性,优先重点工程和民生项目,优先续建项目,优先中央和省投资项目的配套。做到凡是需要财政安排资金的项目必须纳入政府投资计划,凡是纳入政府投资计划的项目财政资金安排必须兑现,确保年度投资计划的权威性。牢牢把握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概算三环节批复,严格审(报)批项目,规范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13、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深化人力资源市场改革,建立统一的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开展就业服务平台信息化建设改革,打造全市“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网,建立覆盖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就业服务的人力资源平台。完善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制度,稳步提高统筹层次。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制度。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维护民生权益,建设幸福耒阳

14、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进一步优化城市社区布局,加快构建以人为本、网络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的社会管理新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大力开展新型社区服务管理试点,努力实现社区网络化、精细化、全程化管理全覆盖。按照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的要求,进一步明晰乡镇政府与村(居)民委员会的职责与权限划分,积极探索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的管理和服务模式。

 

第四章  实施步骤

一、全面启动阶段(201411—20155月)

1、制定实施方案。积极对上衔接,做好省直管县有关政策研究和方案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报经省委行政机构改革专项小组审定后,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实施,确保耒阳推进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快速启动、有效实施。

2、深入宣传动员。召开全市各相关部门、乡镇、园区负责人会议,通过座谈会、印发意见表、设置意见箱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省直管县试点实施情况的意见建议。积极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和参与省直管县试点工作。

3、做到三个落实机构落实:研究成立耒阳市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执行各项决策。政策落实:出台省直管县试点的制度文件和职权目录建议,建立完善省直管县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制定财税土地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等政策的操作细则和实施指导意见。机制落实:建立健全与新体制相适应的工作程序和运行机制,制定各项考核及奖惩机制。

二、强力推进阶段(20156—20159月)

1、各部门、乡镇及园区根据省、衡阳市出台的省直管县赋权目录及相关政策,共同研究制定我市承接运行工作制度和操作细则。

2、各相关部门按要求全力以赴做好职权承接工作,科学高效、全面细致推进新管理体制运行。

3、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将省直管县试点中反馈的意见建议,以及在试点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报领导小组研究,形成评估报告,明确改进措施,深入推进试点工作。

三、总结提升阶段(201510—201512月)

1、认真自查总结。在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过程中,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工作,积极报送试点工作阶段总结,及时反馈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权限职责和委托事项执行落实到位,做好迎检评估和后续对接工作。

2、建立长效机制。及时总结省直管县试点的成功经验与做法,针对薄弱环节,研究制定进一步强化执行推进和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健全和完善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长效机总结好试点工作成效,为全省全面推行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提供成功经验。

 

五章  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耒阳市推进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经济开发区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市委办、政府办、深改办、发改局、编委办、财政局、国土局、规划局、农业局、民政局、公安局、工商局、人社局、经信局、住建局、商务局、文广新局、统计局等市直单位和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对试点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实施,统筹重大政策研究和制定,协调解决改革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市发改局,具体负责试点日常工作。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由市发改局牵头组织实施,及时调度进展、总结推广经验。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二、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报告制度,研究决策和综合协调试点重大事项。健全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举行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协调解决试点中出现的问题。建立督查调度机制,试点工作要实行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张时间进度表,由牵头领导定期调度,推进试点工作。市直各部门和乡镇、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改革试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分解责任,积极主动与上级对口部门衔接沟通,将每一项改革试点任务明确到人,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三、强化督查考核

将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纳入全市改革工作考核指标体系,由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检查考核工作,对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推进该项工作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监督。同时,将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情况纳入全市重点工作季度考评,及时通报相关试点情况,部署试点有关工作,形成科学高效、持续深化的组织领导和执行推进工作局面。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根据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不定期开展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督查,切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二○一五年八月二十六日

 

 

 

 

 

 

 

 

 

 

 

 

 

送: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市经济开发区

耒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826日印发

                                    (共印15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