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专栏 > 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 三大支撑八项重点 > 湘商回归

【返乡记 (8)】王平平:梦圆桑梓地




  【人物档案】

姓名:王平平

年龄:35岁

家乡:耒阳长坪乡

职位:太麦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今年豆角一共收了10万斤,在政府部门的关心下,我们的蔬菜基地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收获。”长坪乡双塘村,太麦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平平站在菜地边向我们介绍着他的“绿色蔬菜梦”,地里轮作的小油菜刚刚冒头,长势喜人,充满着生机与希望。

今年35岁的王平平是土生土长的长坪人,2004年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年纪轻轻的王平平搭乘南下的火车,前往中山打工。从工地搬砖到网页设计,再到网吧管理、电商运营,王平平在不同的工作间奔波辗转。“那时候太年轻了,没有学历和技能,只能找简单的工作,日复一日,看不到未来和前途。”

经过多年打拼,王平平终于在一家国企做到销售经理,生活逐渐平稳。但2020年的一个雨夜,这种平稳被打破。王平平突然接到老家电话,奶奶去世了。丧礼期间,看着日渐衰老的父母,再想到去世的奶奶,王平平心里很不是滋味。故土难忘,乡情难舍,想回到家乡照顾父母,但回到老家的自己又能做什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阻挡了王平平返乡的路。

2021年5月,耒阳市召开的安商大会和实施的“安商行动”,不仅在耒阳的企业家中掀起了兴业创业的热潮,也让千里之外的王平平坚定了回乡创业的信心。就在这时候,他接到了村里的通知,为助力乡村振兴,耒阳市人社局为返乡人员开设了创业知识讲座。随着专家的讲解分析,王平平了解到了一个与他记忆不太一样的“耒阳”。彼时的耒阳紧抓乡村振兴机遇,大力实施惠民基础设施,深化农村改革,先后在教育、医疗、社保、物流、就业、金融等多方面出台帮扶政策,推动农业农村发展。

   “在这个讲座上,我看到了耒阳农村的机遇,也看到了我的机遇。”王平平下定决心要回家。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一直想要发展绿色有机农业,让农民种好菜,让好菜卖好价,让大家都能吃上健康绿色蔬菜。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王平平很快注册了“太麦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在村里流转了200亩地,开始种起了蔬菜。

 


“问题很多,包的地山田林都有,情况复杂,需要自己开荒,山路难走,肥料、种子、水都要靠人工运……但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都一一得到解决。”王平平表示,半路出家的他没有大面积种植的经验,最开始的蔬菜成活率低,产量品质都远远低于预期,销路也成了问题。农业种植一耽误就是一年,他把自己的问题反映给了耒阳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农业农村局的沟通搭桥,王平平不仅邀请到了农业技术专家到地查看,还前往了亮源、邵阳等地的农业基地学习交流。

“心一下落到了实处,我还担心培训老师说的好政策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真的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大的帮助。”不仅如此,随着“安商行动”的深入推进,各类惠企利民政策的落地实施,让王平平深切感受到自己当初选择返乡创业是正确的,“‘企业家日’‘耒就业’‘1+4’系列方案,在这些政策里能够感受到政府的真诚与关爱,这对于我们这些返乡创业的人来说是一汪能解燃眉之急的清泉水。”


   合作社统一土地流转、统一农资供应、统一集中供种、统一农机服务——王平平的绿色蔬菜基地也引起了村民的关注。一人富不算富,一起富才真富,除了自己种植的20亩豆角,他还与村里的农户合种了80亩辣椒。


2022年10月,蔬菜丰收,基地的豆角每亩产量可达到6千斤左右,总产量10万斤,其中一部分以每公斤4.6元供应给全市的菜市场和食品厂,另一部分则被进一步加工成干豆角。一个夏季,仅靠豆角买卖,合作社利润就达到20万元,这无疑给王平平带来了信心。王平平立即又找村里签订了800亩地的流转合同,带领着村民开荒了200亩地,建立了谱发食品厂,不断扩大企业规模。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与双塘村村民一起走上‘绿色致富路’,为‘五个耒阳’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王平平自信满满地说道。(记者 刘晗)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