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走进耒阳 > 游在耒阳 > 景点介绍

探寻耒阳书院

耒阳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置耒县,邑名沿用至今,素有“荆楚名区”、“三湘古邑”的美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杰出的人才。汉代有尚书胡腾,龙亭候、造纸术发明家蔡伦,汉成帝大司农谷永,三国时期九贞太守谷朗,晋代尚书、哲学家、地理学家罗含等等,由于这些名人效应,促进了耒阳文化事业的发展,其中耒阳书院的兴起,就是最好的佐证。

书院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者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袁枚《随园随笔》云: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之时。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年)在长安设立了丽正书院,主要用于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从宋朝开始,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宋代最有名的书院有白鹿、石鼓、应天、岳麓四大书院。元明时期书院更为兴盛,专讲程朱之学,并供祀北宋和南宋的理学家。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等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的文人士大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东林书院留传下来一副有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清代时全国大小书院达2000余所,大部分书院与官学无异。如张之洞在武昌建立的两湖书院、广州越秀书院等。到了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诏令全国各省的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至此,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

耒阳书院历史,追溯岁月而上,无论是创立时间,还是教学质量;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思想交流;无论是学术成就,还是人才培养,都是中国书院文化中引人瞩目的地方之一。耒阳最早的书院是杜陵书院,唐天佑四年(907年)耒阳知县朱昂在县城北杜陵处建杜陵祠,创办杜陵书院。据历史记载,书院为四合院封山式。书院正面是藏书楼,一层为砖劵窑洞三孔,中辟小板,其顶部为二层孔圣堂的月台。孔圣堂面宽五间,进深三椽,有大小房子十数间。耒阳建杜陵祠及杜陵书院,是为了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死于耒阳葬于耒阳。《旧唐书·杜甫传》和《新唐书·杜甫传》均记载:“甫客耒阳,游岳庙,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归,令尝牛肉白酒。甫饮过多,一夕卒,遂葬于耒阳。”杜甫死后37年,韩愈迁谪经过耒阳,吊杜甫,写下了“今春偶客耒阳路,凄惨去寻江上墓”的诗句。杜陵书院自唐以来培养了不少科举人才。宋仁宗时期耒阳考取的三名进士,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的耒阳九名进士,均出自杜陵书院。南宋时期耒阳县令王禾在杜甫墓前立有碑刻。1940年,当时的湖南省主席薛岳重修杜甫书院并立有大理石碑,这两块石碑作为历史的见证,目前都保存完好。民国以后,杜陵书院改头换面,相继办有“耒阳县官立第一高等小学堂”,“耒阳县立中学”,“耒阳市第一中学”等。

白石书院是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耒阳知县马宣带头捐俸修扩庞公祠,并改名为白石书院。庞统是耒阳历史上最有名的县令,三国时期和诸葛亮并称为“卧龙”、“凤雏”,具有经天纬地之才。没有耒阳县令这段经历,他也许不可能成为名震天下的名人,从这一点来看,耒阳不愧为风水宝地。耒阳成全了庞统,让他声名鹊起。庞统在耒阳虽然只当了三个月县令,但他只用一天时间将一百天落下的大小案子审理干净,没有一桩冤假错案,让人叹为观止。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修了庞公祠。1554年马宣知县改庞公祠为学宫,衡州郡守蔡汝楠(号白石)、工部侍郎翁世资、大仆寺少卿李尚义都支持这件事,三人都写了《重修儒学记》。李尚义赞曰:“吾见耒之人物,与兹学俱新,粹然必协于道,可以为孔孟、为伊周,必自今日始。”后人遂以郡守蔡汝楠的名号改为白石书院。

青麓书院是雍正二年(1724年)知县徐德泰在县城北青龙塔侧创建的。当时的富绅黄定周、李三候、谢彝重、梁子凤等人出资,于当年冬天就建成开学。徐德泰专门写了《青麓书院记》称,且湖以南书院不一,而长则称岳麓,衡则称石鼓,盖以为其为前贤讲学之所在也。吾耒果有奇杰之儒,俊伟之彦,殆将与岳麓、石鼓而并传矣。青麓书院规模较大,可容纳二百生员。书院向全县乡绅募捐学租田,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共有田禾2243担,有田租669石。青麓书院自创立至光绪二十九年废止改为学堂,先后培养出二十多名进士和举人,可谓风光一时。清光绪廿九年(1903年)青麓书院改为耒阳官立第二高等小学堂。民国十五年(1926)年又设立乙种师范传习所,后来改为耒阳县立初级中学。1928年,耒阳城发生战乱,烧毁了青麓书院。1939年,因侵华日军逼近长沙,湖南省政府迁到耒阳,在青麓书院、文昌阁两处旧址上创办了精忠学校,分设小学部和初中部,以教育随迁的省府官员子弟。直到1944年日军侵入到耒阳才停止办学。2004年,耒阳人梁晓斌、罗湘云等为了弘扬青麓书院的传统精神,筹集资金在其遗址上建设了正源学校,经过近二十年的壮大发展,目前正源学校拥有师生一万多人,成为耒阳市规模最大的私立学校。

紫云书院,嘉庆二十年(1815年)由小水铺士绅曾宏中、曾玉川、谭宪榜、萧文发等发起,在县南黄岗铺创立。

义兴书院,嘉庆二十年(1815年)由仁义十里洞士绅蒋占魁、谢龙章、郭翼之、龙光等人在西乡诗礼洞创建。

仰高书院,同治五年(1866年)由士绅陈耀芳独资在上架桥建立。

淝江书院,光绪初年由当地人资柏丞所建。资柏丞曾经在岳麓书院读过书,与左宗棠、王闿运是挚友,中年后他回到家乡淝江口,在耒河中央一个小岛上筹资建设了淝江书院。清末耒阳才子陈简青年轻时就在淝江书院师从资笃生先生。王闿运曾赞誉陈简青的文章为“美女绣花”。陈简青学有所成,一生致力于办学兴教,曾在耒阳城南创办了广湘中学,成为与蒋啸青齐名的教育家。著名银行家、金融学家资耀华就在淝江书院启蒙。17岁时留学日本,后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工商管理学院进修,回国任北平法学院、中国大学、民国大学教授,为新中国金融学会创始人之一。最为有趣的是,他曾经被两个大人物接见并表扬过。民国时期蒋介石夸他“抗战有功,很好,很好”。解放后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并夸他“做了有效的工作,很好,很好”。资耀华的三个女儿资中筠、资华筠、资民筠,均在各自领域卓有建树,成名成家。资中筠是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翻译家,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资华筠是著名舞蹈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资民筠是北大物理学教授、科幻小说家。

1944年7月,日军从衡阳进入耒阳,烧杀掳抢,无恶不作。后窜入到淝江渡口,掠夺民船、架设浮桥,想横渡耒水,国民党军队第26军44师和暂编第二军第八师奉命抗击日寇,在淝江渡口反复争夺,战争极其惨烈,淝江书院也严重受损,大门都被日军飞机炸毁。淝江书院辗转至南阳圩、大水田、文武庙等处办学。抗战胜利后,书院迁回淝江口,在梁家瓦屋祠堂继续办学。解放后,为了支援耒阳剧院建设,书院主建筑中的大量条石、木料被拆除,用船运到耒阳城,只留下遍地瓦砾让后人凭吊。

探寻耒阳书院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其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各个时期的书院都制定了一系列独有的颇具特色的教条、学规、学训等,书院的教师则由地方聘请推荐,多为德才兼备的学者、士大夫,书院的负责人叫山长、堂长、院长。书院里的生徒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儒童,准应试生员的学童,紫云、义兴、仰高、淝江书院较多,通过学习,准备考取秀才。一部分是已考中秀才的生员,他们是通过深造准备参加乡试,考取举人,这部分人多集中在杜陵、白石、靑麓书院。书院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培养文行兼优的人才,培养官吏的地方,教学内容以经史为主,培养生徒尊孔,忠君。教学方法以生徒自学,自练八股文为主,经师再择要传授精义,修业没有年限规定,直到考中秀才、举人为止。故生徒中,年长者有30多岁,年少者只有十几岁。民族英雄文天祥,1273年任湖南提刑,曾巡视耒阳,作《衡州进士题名记》:按衡进士姓名可考者自祥符省元郑向始,景右八人皆擢第……耒阳居其三,嘉定郡十八人,耒阳又半之。间岁往往多得士。文天祥夸赞耒阳出了很多进士。进士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地方的最高文化教育水准。那么耒阳到底出了多少进士呢?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耒阳共出了进士47人,其中仅1724年至1901年的177年中,耒阳就考取进士18人,举人42人。这是因为明清时期,湖南文风鼎盛,加之湘军崛起及其对湖湘学子的大力提携,形成湖湘子弟科举考试人才录取的高峰。湖湘学派的形式与发展,形成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敢为天下先的湖湘学子热血澎湃,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1924年创立的黄埔军校前几期中,有耒阳籍学员高达199人,其中有伍中豪、刘铁超、李天柱等红军军长,著名革命先烈,这在近现代耒阳历史上,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也确实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耒阳书院的演进与兴衰,从唐代一直延续到清末。它反映出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变迁与发展,其作用与意义不言而喻,不但推进了耒阳乃至湘南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还培养了不少人才。其丰富的教育经验和灵活多变的办学形式,至今仍有借鉴意义,成为当下文化活动的重要实践空间,成为对民族精神的一种守护与创新载体,继续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